"); //-->
随着包装印刷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印刷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模切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印品表面整饰设备受到了包装印刷企业的重视。但是由于传统的模切机都是使用双肘杆机构作为模切机构完成模切加工过程,这种纯粹的机械结构存在很多弊端,首先就是零件的品种太多,制造加工难度和装配难度都比较大。尤其是在国内,受机械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限制,许多机械零部件的加工都比较粗糙,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模切机的工作性能,比如间歇机构与主传动系统及链条之间的匹配和制造精度将直接影响模切机的工作速度,如果装配精度低将会影响模切加工的精度并会产生噪音;而肘杆机构和动平台的间隙如果确定不合理,就会引起系统的震动,严重影响模切加工的速度和精度。在装配过程中,蜗轮蜗杆的装配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蜗轮多为斜齿轮,所以就要注意蜗轮和蜗杆在分度圆处啮合时,轮齿和轮齿之间的侧隙大小是否合适,侧隙过大则蜗轮传动不平稳,侧隙过小则不利于润滑油的流动。另外,目前模切机的压力调整都是由正反楔形块来实现的,但是这种机械结构式的压力调整装置无法精确地控制压力,这就会影响到模切的效果。
从目前来说,国内在模切机的设计方法和理论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传统设计方法是以经验总结为基础,运用经典力学和数学而形成的经验和公式作为设计的依据,通过经验公式和类比等方法进行设计。但是由于这种以静态分析、近似计算、经验设计、手工劳动为特征的设计方法所用的计算方法和参考数据偏重于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导致容易忽略一些难解的或非主要的因素,从而造成设计结果的相似性比较大,供选择的方案比较少而且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性,计算误差也比较大,容易产生材料的浪费和安全隐患。
鉴于传统模切机在设计方法、制造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课题综合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动态设计、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有限元分析、虚拟样机技术、可靠性设计等现代化的设计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的模切机构取代原有的双肘杆机构,并对新机构进行优化计算,以达到提高模切机各项性能参数的技术要求。由该课题形成的一套数字化模切加工实验平台研究方案可以用于模切压痕工艺、模切机构和模切压力的研究,并且如果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批量生产将能够大大缩短模切机的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并且能够避免传统机械结构存在的弊端,从而提高模切加工性能,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推动模切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控制进程。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